新聞

返回上一頁
教育傳媒到校
2022年7月
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樂善堂楊仲明學校 - 2022年7月

以學生需要為本 提供全方位支援 發掘課堂內外無窮潛能


樂善堂楊仲明學校秉承九龍樂善堂辦學宗旨,着重學生的品德培養以及緊密的家校關係,以強調關愛及支援文化的團隊培育學生,引導他們發展潛能、提升學業及體藝成績。蕭子亮校長着力改善校園政策和設施,期望全方位完善校園,為孩子提供優良的學習環境。

完善校園管理 優化教學設施

蕭校長指出自己到任六年,學校的管理、課程的實施及校園環境都已作出優化:「觀塘區的家長已開始認識楊仲明學校的改變及辦學特色;家長已認同本校是一所重視學生及家長需要,強調學術及體藝發展的學校。」蕭校長表示,學校的改變實有賴學校的關愛團隊,以及家長的支持和信任。

取消小一考試 協助幼小銜接

疫情影響下,小朋友在幼少階段在校學習的時間大大縮短,升小一後未必能適應新的學習模式。為了幫助幼小銜接,學校為新生安排銜接課程及暑期活動,新生註冊後便可使用圖書館、STEAM 創意教室等設施,又實施小一小班教學,讓教師能集中照顧班上每位學生,並以進展性評估取代傳統的默書、考試,為學生培養多元興趣。學校更於綜合活動週安排多元化參觀及學習活動,例如魔術表演、英文Friday、粵劇、戲院觀賞電影、模擬飛行體驗、外出參觀及跨學科活動等。學校於新學年更於課時內設立兩節的全方位學習活動課,增設田徑、英語表演、STEAM課程,全方位關顧小一新生的適應需要。

推行學習支援 照顧學習差異

疫情期間,學校為了照顧學生的學習需要,提供網上與實體學習混合模式,學生上午出席面授課堂,下午可以網課的形式參加學校增設的增潤課程及支援課。此外,為照顧學生的成績差異,學校亦為五及六年級學生加開班別,讓教師能集中照顧學生的需要。另外更推行主科分流教學,因應不同學科成績分配組別,集中學習程度相近的學生,方便教師因材施教。實施以上措施後,學生的成績有明顯進步。

另外,為支援六年級學生升中,學校亦舉行多個工作坊及活動,例如六年級升中面試工作坊、統一派位選校工作坊、模擬中英文面試等,為學生升學提供支援,做好充足準備。學校近年的升中派位成積理想,區內的所有英文中學也有本校學生入讀!

多元課外活動 培養學生創意

蕭校長重視學生的多元智能及體藝發展,善用資源舉辦多元化活動,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,助他們發掘興趣與潛能。學校在疫情特別假期中,即使未能進行面授,仍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視像活動。學校亦已為來年疫後準備好各項延伸課外活動及於星期六開放校園,更於本年暑假安排暑期班,讓學生可以參與多元化課外活動及興趣班,發揮無窮潛能。

此外,蕭校長亦大力發展STEAM教育及活動,為學生提供多元學習機會。學校推展優質教育基金《創造「創客空間」:校本小學STEAM創客教育課程實踐》計劃,透過創意工場,舉辦STEAM創意科技活動,例如mBot機械車編程班、RoboMaster電競編程班、智能家居開發班及常識科科探活動,使學生能跳脫傳統教學內容的框架,接觸更多元化的知識。

着重品德教育 中華文化傳承

學校着重學生的品德培育,蕭校長強調六大良好「品德標記」,即是由校訓「仁愛勤誠」延伸的核心價值,包括仁愛、勤學、真誠、欣賞、自律及感恩。學校新設德育、公民及國民教育課協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態度及價值觀。學校中文科除教授弟子規及三字經,更會引入中國古典文學及經典,並與外間機構發展中華文化體驗課程,進一步讓學生認識中國傳統文化思想!

加強家校合作 關切家庭需要

蕭校長分享說,他有三個分別就讀小學及幼稚園的子女,他到任時,為帶領教職員視自己為學生們的父母親,在施行任何政策前,都會代入學生及父母的角色思考,最終促使老師都能視學生為自己的子女般,真心關切了解他們的需要。

學校致力加強與家長教師會的互動,除了建立家長學院,為家長提供多元課程及服務,並於學期尾頒發畢業證書及獎狀。又開發學校手機應用程式,加強發放校內訊息,促進家校聯繫,確保家長能了解校內最新發展狀況,例如課外活動項目、獲獎成就等。

此外,學校更組織家長義工隊,讓家長參與學校事務,例如擔任圖書館助理、午膳大使、大型活動愛心隊等,每年學校旅行更會邀請全校家長做義工,一起帶領小朋友去旅行。家長敎師會更提供多元化的課程及活動,期望能持續推動家長教育。

蕭校長致力為學生家庭提供幫助。在疫情期間,有鑑於學生需要上網課、在家學習,為解決部分家庭缺乏電子器材的問題,學校主動提供網上學習支援,為學生申請關愛基金計劃,最終有350多名學生家庭受惠。同時學校亦透過樂善堂的捐贈計劃,為60多名學生申請手提電腦,以便學生在家學習,並為有需要家庭的學生提供免費午膳。蕭校長指出:「疫情下部分家長需要工作,未必有時間為孩子準備午餐,此政策除了能紓緩經濟壓力,更減輕了家長的負擔,從家長的角度照顧學生和家長的需要!」

教育傳媒

樂善堂楊仲明學校秉承九龍樂善堂辦學宗旨,着重學生的品德培養以及緊密的家校關係,以強調關愛及支援文化的團隊培育學生,引導他們發展潛能、提升學業及體藝成績。 樂善堂楊仲明學校秉承九龍樂善堂辦學宗旨,着重學生的...
樂善堂楊仲明學校 蕭子亮校長 樂善堂楊仲明學校 蕭子亮校長
蕭校長指出自己到任六年,學校的管理、課程的實施及校園環境都已作出優化。 蕭校長指出自己到任六年,學校的管理、課程的實施及校...
蕭校長指出自己到任六年,學校的管理、課程的實施及校園環境都已作出優化。 蕭校長指出自己到任六年,學校的管理、課程的實施及校...
蕭校長亦大力發展STEAM教育及活動,為學生提供多元學習機會。 蕭校長亦大力發展STEAM教育及活動,為學生提供多元學...
蕭校長亦大力發展STEAM教育及活動,為學生提供多元學習機會。 蕭校長亦大力發展STEAM教育及活動,為學生提供多元學...
蕭校長亦大力發展STEAM教育及活動,為學生提供多元學習機會。 蕭校長亦大力發展STEAM教育及活動,為學生提供多元學...
教學團隊在施行任何政策前,都會代入學生及父母的角色思考,最終促使老師都能視學生為自己的子女般,真心關切了解他們的需要。 教學團隊在施行任何政策前,都會代入學生及父母的角色...
教學團隊在施行任何政策前,都會代入學生及父母的角色思考,最終促使老師都能視學生為自己的子女般,真心關切了解他們的需要。 教學團隊在施行任何政策前,都會代入學生及父母的角色...
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
教學團隊在施行任何政策前,都會代入學生及父母的角色思考,最終促使老師都能視學生為自己的子女般,真心關切了解他們的需要。 教學團隊在施行任何政策前,都會代入學生及父母的角色...
教學團隊在施行任何政策前,都會代入學生及父母的角色思考,最終促使老師都能視學生為自己的子女般,真心關切了解他們的需要。 教學團隊在施行任何政策前,都會代入學生及父母的角色...
返回上一頁